TikTok抵抗了么?
来源: | 作者:zhferge180706 | 发布时间 :2022-03-18 | 846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家私营企业该如何对抗另一个国家的强权?这并不是一个人类商业史上频繁出现的命题,但这却是TikTok和它的母公司字节跳动当下必须直面的命题。

已经毋庸讳言,这场由白宫直接操纵、Facebook幕后游说的“TikTok美国业务收购案”,是美国政界和部分商界精英对中国科技公司和对中国科技创新资产的一场强取豪夺——白宫的政客甚至不想掩饰这一点。

2020年8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就微软与TikTok的收购谈判一事发表令人大跌眼镜的谈话:他表示对微软收购的方案“放行”,但直接要求“应该有可观的一笔钱”直接进入联邦政府的国库。他甚至还对微软没有把TikTok全球的业务都买下来感到不满。

一个国家的总统希望封杀一款短视频社交软件,触发了一场本来不该发生的“强买”交易,进而交易的进程被总统不受约束的个人意志操纵,甚至联邦政府跳出来寻求获利——这在任何意义上与所谓的“自由市场经济”已经彻底不沾边了。一国剿一企,一企敌一国,这是不对等的战争,这是不对等的抵抗。

TikTok该怎么进行不对等的抵抗?

抵抗不是一场战役,不是一次搏杀,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互相消耗资源、耐力和心智的长期博弈的过程。被迫接受一场收购的要约,并不意味着不抵抗;而直接起诉美国联邦政府和外资投资委员会,也不意味着真正的抵抗。

作为一家中国的全球化科技企业,字节跳动和TikTok抵抗美国的政治强权,是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不是玉石俱焚;是为了延展中国科技创新的全球化触角,而不是退缩和封闭。那些希望TikTok在美国宁为玉碎,或是主张字节跳动全面放弃全球市场,专注中国本地的“抵抗”策略,都有违商业常识和商业伦理,更与以科技创新提升“走出去”竞争力——这一时代赋予中国的战略使命背道而驰。

从生存和发展的角度上看待字节跳动和TikTok的抵抗,就会明白一些东西可能是眼前不得不失去的,而有些东西,是无论如何不能失去的。用暂时失去一些东西,保住不能失去的东西,换取未来重新拿回失去的东西的可能,这是抵抗和斗争的策略。

而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和作为一部“黑箱恶法”而存在的美国《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会让字节跳动和TikTok在眼下和当前势必失去一些东西。

正如字节跳动创始人兼CEO张一鸣在8月3日的公开信中所说:无论从用户、团队和公司的角度考虑,我们必须面对CFIUS(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的决定和美国总统的行政命令。

CFIUS是一个美国财政部等多部门协调组成的高级别监管机构,有着对一切涉及外资收并购和投资美国公司的最终否决权。最初,它的审查工作只是建立在交易当事人自愿申报的基础上。1988年,里根政府赋予其主动调查权利和汇报的义务,让它变成一个有权审查外国投资的机构。

它的权力最初来自于《国防生产法》。后来随着该法案的修正案,以及更多法律的通过,其权力不断扩大,已经从最初的自愿申报审查的机构变成可以主动审查任何外国投资交易,且总统也被赋予权力否决正在进行的、撤销已经完成的收并购交易。

而2018年通过的《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法案将 CFIUS 调查的对象范围扩大到了涉及“国家安全”方面的外国投资行为。在此基础上,美国还启动一项试点计划,对外资收并购和接管行为进行更严格的审查。

该试点计划的法律文书写道:“技术优势是美国军事战略和国家安全创新的基础……虽然绝大多数外国在美直接投资为我们提供了经济增长、生产力、竞争力,创造了就业机会——一些外国直接投资会威胁国家安全方面重要的技术优势。一些外国势力通过各种手段寻求收购和美国国家安全相关的敏感技术,显著提高了相关技术领域的威胁。”

但是,具体在“国家安全”上,为了服务 CFIUS 调查的需要,维护美国的技术霸权,美国一直没有对外国投资方面的“国家安全”为何物做出过足够清晰、统一的界定,而是采用灵活宽泛的参考标准,比如参与调查的政府各部门官员有权使用其所代表部门的定义方式;除此之外,在调查完成后,CFIUS 也仅提供审查结论,既不主动提供做出结论的依据,也从不回应投资者要求提供依据的请求。

这为CFIUS可以用“口袋罪”的方式驱逐、追杀和劫掠任何外国企业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提供了法律程序上的便利。CFIUS 调查在审查程序和标准上的关键概念模糊、审查程序不透明、标准不确定、拥有过高的自由裁量权,它的本质就是美国经济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在外国投资领域的化身。

因此,当它被用来调查TikTok时,更像一场事先张扬的“黑箱审判”。

即便字节跳动毫无疑问是一家私营企业;即便TikTok 一直以来将其海外用户的数据存储在美国和新加坡,美国用户数据本地存储;即便它的中美技术团队采用各种各样的技术方案,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平台的中立性,以及整个公司的透明度;即便 TikTok 的透明度报告以及全球多家权威媒体和第三方数据安全机构的调查结果都表明,它并不存在向中国服务器发送数据、违规提取过量用户敏感信息等任何可疑数据行为——它依然被扣上了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的大帽。

这甚至不是CFIUS第一次这么做。2016年到2017年,中国公司昆仑万维前后两笔各9300万美元和1.52亿美元的价格,对美国性少数群体社交平台 Grindr 实现全资收购。Grindr 发言人接受福布斯评论员文章采访时表示,竞购者挑选的流程和整个交易过程完全符合所有适用的美国相关法律条款和监管政策。CFIUS也批准了该笔交易。收购已经完成。